早在18世紀前人類即發現到炭的吸附性能,而利用於糖的脫色。20世紀時因活性碳製造技術開的發成功,活性碳遂取代炭而逐漸廣泛應用在工業上。活性碳具有優異的吸附特性,廣為各種工業採用,例如產品純化、脫色、去毒、除氯及金的回收等。近年來社會對環保的意識抬頭,活性碳更被大量用於廢水及廢氣的處理,尤其是環保法規較為嚴苛的國家,活性碳的用量也越大。以先進國家為例,日本每人每年約需用0.5公斤的活性碳,美國則為0.4公斤,相較於其他未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每人每年的耗用量僅在0.03公斤,要高出倍以上。

 

活性碳(activated carbon)的主成分為碳,並摻有少量的氫、氧、氮、硫等化合而成,為黑色且表面複雜的多孔性物質,結構則為碳所形成的六環狀物,粒形可以從圓柱形粗顆粒到細粉末粒子,故有粒狀及粉末狀兩種型態。顆粒直徑一般為1~6mm,長度約為直徑的0.7~4倍,或具有6~120網目粒度的不規則顆粒。

 

活性碳無臭、無味,不溶於水和有機溶劑。裝填密度約0.3~0.6g/ml,甚大的微孔容積約0.6~0.8ml/g,比表面積約500~1,500m2 //g,故對有機高分子物質有很強的吸附力,而對於液相中的微量成分、色素、臭氣物質等具有高度的去除能力。最適用pH值為4.0~4.8,最佳應用溫度為60~70℃

 

目前巿面上可購得各種形狀的活性碳,例如粉狀碳或破碎狀的顆粒碳、造粒為條狀或球狀的造粒碳、或纖維狀的纖維碳及成形為蜂巢狀的一般活性碳;此外尚有添加化學藥劑以加強選擇性吸附能力的機能性碳。除了形狀差異外,活性碳的各種物理及化學性質對於其應用的領域也深具影響。比如除臭用活性碳以微孔含量高者為佳,但此種活性碳卻不見得適用於脫色。

MSN&SKYPE: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