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News相關資訊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炎熱夏天,大家坐進汽車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冷氣,雖然能降溫,但有時在密閉空間裡卻會聞到一股霉味,甚至出現打噴嚏、咳嗽等症狀。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霉味通常是因為大量髒空氣進入車內,在密閉空間裡滋生黴菌而產生異味。汽車精品百貨門市經理王大慶今天就要教大家掌握6招基本原則,除了隨時保持車內清潔,也要定期更換冷氣濾網,避免髒空氣在車內不斷循環。

 

霉味來源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空氣污染物、細菌進入車內,與車內空調系統循環,造成空調的阻塞而滋生黴菌,再透過空調系統吹出,空氣中便會產生霉味。二是在車內飲食時,食物碎屑殘留在車內,造成腐爛而滋生細菌,也會產生不好氣味。

 

定期保養冷氣

夏天時,車內的空氣循環都透過冷氣,若不更換濾網,髒空氣便會不斷循環,除此之外,也要回廠保養冷氣,讓空調系統維持正常運作。

 

冷氣濾網更換

大多數汽車的冷氣濾網位置都在副駕駛座手套箱後方,民眾可以購買濾網後自行更換;另有部分車款的冷氣濾網位置在引擎蓋下,建議請技師協助更換。

 

1.    將副駕駛座前方的手套箱打開,接著雙手放在手套箱的兩側向內壓,使手套箱上方的連接卡榫鬆脫。

2.    將手套箱底部與車體的連接扣環拔開,拆下手套箱。

3.    打開長方形的冷氣濾網蓋子,再將濾網取出。

4.    濾網吸附過多灰塵後,會減少過濾功能,建議每隔5000~1萬公里就更換濾網。

5.    將新濾網依濾網側面氣流方向指示裝進濾網格中,再蓋上蓋子並裝回手套箱。

6.    一般汽車的冷氣氣流都是朝上,若不確定可在拆下舊濾網後將手放在濾網格中感受氣流方向。appledailycom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車可以裝攜車架與車頂架橫桿嗎?

開車去騎自行車風潮愈來愈瘋,基本上什麼車都能裝自行車架,不過,卻只有極少數消費者知道,不同車型的自行車架都有特別的專用規格,絕對不能勉強裝上規格不合的自行車架。

攜帶自行車的車外架可以分為車頂架式、行李箱後揹式及拖車勾式。各種型式都必須以注意專用規格的問題,這不只是固定牢靠與否,還關係荷重時著力點的位置,一旦稍有差池都可能傷及愛車。

 

特別像車頂架型式而言,除了原車早已預留車頂架固定孔(大部分的歐洲車都有預留車頂架的預留孔),不論靠著雨溝槽或車門框固定的車頂架安裝位置,都要注意牢固與否!差一點都裝不好,以確保車頂架的穩固和強度。

 

裝上了自行車架也不是就此完全妥當,除了原車架所附的固定架與安全扣!最好再綁上安全繩保險。駕駛車速應比平時行車降一成,以應付載重好較長的差車距離。至於自行車架的費用,拖車勾式的價格最高,但不見得荷重最多。也有消費者傾向於選購質輕的鋁合金自行車架,但關鍵是鋁合金的強度是否經久耐用。節錄網路資訊。

E-Mail: rmc5525@yahoo.com.tw  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根據立法院法制局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包括英、美、香港等先進國家、地區,均已立法強制規範汽車前後座乘客須繫安全帶,其中香港法令更是嚴格,若未繫安全帶,甚至還得面臨牢獄之災。由於政府從民國八十六年開始實施小客車行使快速或高速公路前座乘客須強制繫安全帶,從警政署數據分析,交通事故死亡率也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研究報告指出,一位六十公斤的旅客在時速九十公里的車輛中,若遭碰撞,因人體慣性將產生每秒一千五百公斤/公尺的強烈撞擊力,在高速行駛過程,如後座乘客未繫安全帶危險性大增。

 

英最高罰台幣三萬元.再舉各國案例,美國從一九六八年規定汽車前座應繫安全帶,目前五十一州已有二十五州規定汽車前後座均應繫安全帶,罰責部分則是各州不一。

 

至於香港地區,包括私家車、公共汽車或計程車已經全面實施強制後座繫安全帶,違者最高可處罰款五千元港幣或入獄三個月。至於英國,也是全面強制汽車前後座乘客都必須繫安全帶,違者最重罰五百英鎊(約台幣三萬元)。

 

這是0611月的新聞.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台中市長夫人「邵曉玲」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意外的消息吧?

 

當時立委喊著要修訂法律,改成後座也需繫上安全帶。看看現在路上的車,後座乘客繫上安全帶的實在是少之又少,以前的國產車有些甚至連後座的安全帶都沒有,倒是注重安全駕駛的進口車才有配備。


轉貼這篇新聞的用意是想在這裡要跟大家說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平常我們都很容易忽略的後座安全帶其實可以在安全上有很大的作用。像是國外也已經開始訂法規定了,台灣地狹人稠車又多,我覺得也有實行的必要,只是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得到保障,何樂而不為呢?

 

 

找幾個案例給大家看看.台中市長夫人高速公路意外事件,一度危及性命。

立委陳朝龍,07年遇上重大車禍,臉骨粉碎,由頭蓋骨切一塊來補臉,經過多次手術才復原。

黛安娜王妃因躲避狗仔車禍事件,前座的司機和保鑣傷重但存活下來,她和她男朋友在後座死亡。

05TOYOTAVIOS高速爆胎,後座的人沒攜安全帶,飛出車外當場死亡。

06年 賓士車高速公路失控,造成22重傷,後座的2人彈出車外重傷。

 

也許案例看起來很驚人,在這個時候一定有車有抱著僥倖的心態認為:「反正不會輪到我!」在這裡想在告訴大家一次,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這個議題在台中市長夫人發生意外的時候,引起廣大的討論,在法案打算要推行的時候反對聲浪更是喧囂,因為我們都會認為「沒必要、很麻煩、不方便、是個案」,但這其實是一個習慣養成的問題。

 

台灣在行車安全的意識上啟發的比其他國家慢,像是騎機車要戴安全帽、汽車前座要繫上安全帶,以上在規則在推出的時候,試問何者沒有被反對過?

 

但是在車禍意外死亡率確實有達到顯著降低的同時,也許我們該慶幸的是「晚歸晚,但是至少做到了。」最後在這裡還是要苦口婆心的提醒大家,生命是自己的,不應該等到案例一再發生之後才意識到我們現在有多麼的危險。為了自己也為了乘客的安全,在上路前彼此提醒一下吧。多一道手續就多一層保障。carsogi

MSN&SKYPE: rmc5525,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座沒有扣的扣環安全帶呢??有安全帶一定會有扣環,通常都被收到座墊下面了!
請您自個找一下吧!沒有的話就需要新購買一組,因為原車廠的扣子與售後件的
不一樣哦!

MSN&SKYPE: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座繫安全帶新制上路,有的車主後座根本沒有安全帶,怕接罰單趕緊找維修改裝廠商加裝,業者說從半年前通過新法通過,加裝式安全帶的銷量,成長3成左右,兒童用的安全帶調整器也熱賣,更令人意外的是,車主加裝安全帶,椅墊皮套乾脆一起換,也形成另類的安全帶商機。

 

汽車後座乘客,現在強制得繫上安全帶,車輛後座的安全帶成了必要裝備,有的車主後座安全帶早就損壞不堪使用,得到汽車百貨換裝新的,原本就沒有的,同樣得進廠加裝。

 

加裝式的安全帶,裝到好400元有找,光是新制通過以來這半年,店裡銷量就多了3成,不過最讓業者意外的,是椅墊皮套業績,竟然也跟著上漲28

 

除此之外,12歲以下兒童繫安全帶,往往因為身高,頸部容易受壓迫,這種調整器,構造簡單,卻可以完全解決問題,一個大約200元,業績在過年檔期就漲了4成,後座繫安全帶的新制上路,也帶起一股另類商機。Yahoo.ftv.news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客車後座乘客繫安全帶半年宣導期結束,後天起(二月一日)後座成年乘客未繫安全帶,將全面取締,由於取締難度確實較高,警方表示將以現場攔檢告發為主。

 

依據交通部統計,乘客未繫安全帶致死率超過繫安全帶的三.六倍,而後座乘客未繫安全帶致死率為有繫安全帶的二.七倍;被稱為「邵曉玲條款」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去年完成修法,明文規定小型車後座乘客要繫安全帶。

 

先罰違規成人 8月取締兒童

 

交通部與警方針對成人訂出的半年宣導期預計明天結束,二月一日起,成人違規就必須受罰,一般道路違規會挨罰一千五百元,高、快速公路違規挨罰三千至六千元;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則仍有半年宣導期,預定八月一日起開罰。

 

交通部道安會執行秘書謝潮儀表示,從過去半年的宣導期發現,目前比較棘手的部分,是後座乘客未繫安全帶取締難度確實較高,不像前座乘客或駕駛的違規,可以透過照相取締。

 

現場攔檢告發 罰款1500元起跳

 

警政署官員指出,除了後座無法透過照相取締,車輛如果有張貼隔熱紙,員警也恐怕無法直接透過目視,判斷後座乘客是否已經繫上安全帶,所以,未來執法時,此一違規將以現場攔檢告發為主。

 

交通部官員指出,執法是警方的最後手段,重點是宣導民眾要繫上安全帶,所以,即便民眾在員警攔檢過程,遭員警攔下後才趕快繫上安全帶,要維護民眾安全的目的也已經達成,員警也不會執意爭辯、開罰。

 

未叫乘客繫帶 小黃駕駛要罰

 

根據規定,如果計程車駕駛沒有告知乘客需繫上安全帶,員警也會針對駕駛開罰,但如已善盡告知義務,則會針對乘客開罰;交通部官員表示,由於多數車輛均已在後座貼上貼紙告知乘客需繫上安全帶,警方會認定為已經告知,除非駕駛沒有貼貼紙,否則,通常會針對乘客開罰。

 

此外,如果家中座車是未配安全帶的舊款小型車,警方表示應洽汽車材料行加裝,以符合交通法令規範。

 

雖然正式處罰的時間從二月一日才開始,但在過去半年的宣導期間,各地交警在執勤時,都將此規定視為重點;以台中市警方為例,除了透過各種管道宣導,並發動志工媽媽在各重要路口、銀行、郵局及市場人多處所發放交通宣導單,提醒民眾開車外出能「緊扣幸福的依賴─繫上安全帶」,快樂出門,平安回家。自由時報

汽車駕駛人、前座或小型車後座乘客哪些情形得免繫安全帶?

1.    經醫療機構證明無法繫安全帶者。

2.    需搭配使用幼童座椅或學童用座椅(或增高型座墊)之兒童搭乘計程車時,但請隨行父母注意其安全。

3.    民國8071日前登檢領照的小客車,或民國9711日前製造出廠小客貨兩用車,其出廠時,後座未裝置安全帶之後座乘客。

4.    雖為如此但為了後座乘客安全還是建議你增加安裝後座的所有可能坐人的座位安全帶!

5.    為了家人及後座的乘客的安全,最好是把安全帶加裝好,雖不違規,但求安全哦!

MSN&SKYPE: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明天開始,後座乘客沒繫安全帶將正式開罰,轎車駕駛最高可罰6000元,不過只針對9人以下的小客車,如果是搭乘計程車,上車時,司機都會提醒,同時也在車內貼上警語,萬一乘客沒有遵守規定,也會吃上罰單,至於家長帶著小孩搭計程車時該怎麼辦,警方表示,因為是營業車,所以只要大人繫上安全帶就可以通行。

 

21日號開始,9人座以下的轎車駕駛可得注意,除非您的車子是21年以上的舊車,後座沒有裝設安全帶,否則12歲以上的乘客,坐在後座沒繫安全帶,開罰1500元,如果行駛高速公路,最高罰6千元。員警:「開始實施新的規定,後座要繫安全帶。」

 

而搭乘計程車的民眾,也得遵守規定,通常上車時,司機都會提醒,車內也貼上「請繫安全帶」的標語,萬一貪圖方便,乘客就會吃上罰單,但是如果帶著12歲以下的小朋友一起搭車,只要家長繫上安全帶,就沒問題,這項規定只限於營業車,因為一般的轎車,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通通都要繫上安全帶。

 

執法員警:「原則上我們以攔停取締為主,攔下來有繫,我們看到有繫安全帶,會從寬認定。」

 

就因為轎車隔熱紙,大多難以直接讓人辨識後方的乘客有沒有繫安全帶,警方不拍照取締,只能加強路邊攔查,投機取巧的人,別以為路邊停車後馬上繫上安全帶不會受罰,躲避罰單可會丟了安全。雅虎新聞

 

MSN&SKYPE: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而言,活性碳濾網是將活性碳粉沫或是顆粒式(粉末與顆粒的成本與吸附效果均有明顯差異哦!)在不織布或尼龍濾網上,使用一些膠類將活性碳黏在濾網上.(真正的方式是以不織布上下層夾住固定活性碳顆粒,而黏膠只是黏貼於四邊框!這樣會使車內吹出會有異味哦!)

濾網(不織布或尼龍濾網)搖晃時會有少許活性碳掉落, 這應該是上膠或是濾網固定的技術問題!確實把活性碳顆粒固定住? 如果不是很牢靠的話就有可能被搖晃下來.

 

不過活性碳濾網的重點是在活性碳, 它能捕捉到的氣體分子多寡就取決於活性碳的表面積及重量, 一般而言他大概能捕捉本身重量的25~50%(取決於不同氣體及活性碳的表面積), 所以以我們消費者來說當然越密集的越好.另外要判斷到底是不是真的"活性碳"濾網, 在家裡面可以各買一片來試試, 在相同的環境下, 哪一片濾網過濾後的味道會消除, 就選那一片吧!

 

活性碳吸附能力有2

一種是附著能力:活性碳裡面有非常多的細小孔洞,這些孔洞是肉眼無法看到的,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看的道,,一般活性碳的比表面積越大,代表活性碳的孔洞越多,附著能力越好,所以當雜質進入活性碳的孔洞後,就卡在孔洞之中出不來了,也不能用一般的水洗方法將雜質洗出,另外無論是液體,氣體或是固體都是有大小的,只有與活性碳孔隙相符合的,才能附著在活性碳之中,粒徑太大或太小都不行,就像你拿砂與活性碳放在一起,活性碳不會淨化砂,同樣有些礦泉水含有一些重金屬,重金屬也不容易附著在重金屬之中,因為水裡面的重金屬粒徑太小了。

 

一種是吸引能力:因為活性碳表面帶正電,所以能吸引一些帶負電的微小物品,像細菌就是帶負電的活性碳本身是可以再生的,一般在高壓100BAR低溫300度下,可以將活性碳吸附的東西趕出(稱之為脫附),但是在生的活性碳效果比不上原先的吸附能力強,大概是有40~60%,請消費者注意哦!

MSN&SKYPE: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行車攜車架有那些種類?好,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車攜車架,大體而言可區分為「車頂式」、「後掛式」、及「拖曳式」3種,在國內以前兩種款式較為普及。車頂式的好處是可載多輛自行車,而且不會擋住車牌、後車燈及後視鏡的視線,比較不會遭警方攔查;缺點是增加了車高,在停車場或通過如地下道等的低矮場所時,如果疏忽就容易踫傷車子。後掛式的好處是置放架和自行車都比較容易懸掛,也比較沒有車過高的煩惱,缺點是最多只能掛2台自行車,而且置放不當會阻擋擋住車牌、後車燈及後視鏡的視線,易遭警方取締罰款。

 

大部分的 車友應該都知道所謂的4+2的出遊方式, 就是利用四輪汽車搭載著兩輪自行車出發, 到達定點後, 再由自行車代步, 這樣衍生出來的一種複合旅遊方式就是現在大家所稱的4+2! 想法是挺吸引人的, 但自行車要上車, 就是另外一門大學問了, 除了發揮小時候玩俄羅斯方塊的過人技巧, 除非是可以折的小小的摺疊車比較方便放在車內, 要把一整台的登山車或公路車硬是車塞進車門內, 一定是要拆前又拆後, 而且自己的腳踏車放在行李箱內跟著路面上下起伏碰撞, 如果不想要讓自己的二輪愛車刮花掉, 就真的是需要自行車攜車架的幫忙囉! 因為小弟的公路車就是因為放在後行李箱被固動在裡面的CD架撞凹一個洞~

 

市面上的販售的自行車攜車架大略可分為「車頂式」、「後掛式」及「拖曳式」等四種, 稍微整理一下給大家分享:

 

車頂式: 車頂式攜車架為最早出現的種類, 當時是為了競賽選手的補給與維修, 特地改裝小貨車型成的最初攜車架雛形, 也因此發展也最為完善, 在現在的自行車競賽場上, 仍為最熱門的搭宰方式, 乘載量既多且穩定為車頂式西車架最大的優點, 但在一般的道路上因加高的車體, 路段上高度限制會造成一定的困擾, 而需要把自行車扛上汽車車頂, 也需要相當的體力, 但提醒車友如果要裝設車頂式的攜車架, 一定要專業的廠商或回到原廠進行施工, 因為有一些車子的外殼造型比較特別, 在施工如果沒有做好, 自行車架在車頂上長途旅程顛陂及路面彎曲等造成的力量, 長期會造成門縫漏水等問題, 所以想要裝的車友還是要找專業廠商, 這個錢是省不得的呀!

 

 

後掛式: 後掛式攜車架為現在路上最常見的形式, 因現代人家中擁有車種仍然以房車為最大宗, 若是認為車內式及車頂式的攜車架還是很不方便的話, 後掛式攜車架不但可保留車內空間的使用, 對應的車種也最廣泛, 但為了避免遮掩到車牌的關係, 自行車通常會掛在後擋風玻璃的位置, 這也是後掛式攜車架的最大缺點, 容易影響駕駛的後方視野, 而因攜車架的關係加長的車身, 駕駛也需要一定時間才容易適應, 但最重要的就是車友不是把車子掛上去就好, 還要用軟墊或布把車架與攜車架接觸的地方包好並固定好, 否則在台灣路無三里平的馬路品質下, 不要一卸下時才發現車架多出鬼斧神工的痕跡呀!

 

拖曳式: 這是在台灣最為少見的攜車架形式, 拖曳式是安裝程序最為容易的攜車架形式, 也因此在歐美先進國家拖曳式攜車架為4+2旅遊方式的最大主流, 但此種攜車架對應車種的要求較為嚴苛, 車輛需要有拖車勾設計才能安裝, 而安裝後容易遮蔽到到車雷達、車牌及尾燈, 除了稍有安全之虞外, 還容易造成警察伯伯的關心喔!

 

每種形式的攜車架都有它的利弊得失, 就看車友們的需求和能力做選擇, 但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重點, 除了"非固定式"的攜車架不需變更行照外, 其餘的固定式攜車架都需要通過驗車的方式, 來變更行照上的備註項目喔! 這樣才是完成了一個合法的攜車架安裝, 需要詳細的驗車流程的車友, 可以參考交通部公路總局北區監理所所提供的資料, 裡面有很詳細的驗車程序講解喔!

 

一切就緒後就廢話不囉唆, 趕緊邀約親朋好友與全家人一起享受這每年最期待的春節假「騎」吧!Bikeid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碳家族(Carbon family)」眾所週知根據碳-碳結構不同可分為石墨、鑽石、碳六十和奈米碳管等;這些碳才都具有特定且固定的結構,而不具特定結構的碳則泛稱為「無定形碳(Amorphous)」,活性碳就是一種無定形碳。活性碳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孔洞材料(Porous materials)」(圖一)。孔洞材料的孔洞依孔徑(Pore size)分類:孔徑2nm以下稱「微孔(micropore)」,孔徑 2-50 nm 之間稱「中孔 (mesopore) 」,孔徑50 nm以上稱「大孔(macropore) 」。孔洞越多,材料的表面積越大。活性碳擁有非常多微孔,根據氮氣吸脫附實驗每克之活性碳測得之表面積遠大於 500 m2/g。活性碳除了微孔還有中孔和大孔,這些孔洞可以吸附較大的分子如碘分子和甲基藍。(圖二)最常見用來表示微孔洞吸附量數值是「碘分子數(Iodine number)」,即每克活性碳可從溶液中吸附的碘分子量;而中孔洞的吸附量則以「糖蜜數(Molasses number)」表示,為每克活性碳可從溶液中吸附的糖蜜量。活性碳即是因為擁有極大表面積可吸附分子或進行化學反應,故取名「活性」。

 

活性碳的孔洞系統是來自活性碳製作起始物本身的特性或在活化過程中燃燒而成,其原料來主要自於泥炭、木、褐煤與石油瀝青等。根據製造過程可區分為:

 

1. 物理法活性碳:

 

(1)碳化:含碳物質在無氧(通常在低反應性氣體如氬氣或氮氣)的環境進行高溫(600?900℃)裂解(pyrolysis),得到的碳灰為活性碳。   

 

(2)活化/氧化:含碳原料在高於250℃(通常為 600?1200 ℃)和含氧物質如二氧化碳、氧氣或水蒸氣下反應。

 

方法(1)(2)可單獨使用或合併使用。

 

2. 化學法活性碳:將含碳原料進行前處理,浸漬在某些化學藥品如酸、強鹼或鹽類(磷酸、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氯化鋅)後再碳化。經過前處理的原料可以在較低反應溫度(約在450?900℃)反應生成活性碳。台北縣立三民高級中學/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提供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 Honda CR-V 的車頂行李架橫桿應該都是ㄧ樣的!


至於側踏板組其踏面為鋁質類X5的豪華型設計,腳架與安裝方式大同小異哦!




 



 

前下互板與後下護板也都不一樣喔!如圖片參考!


2012 CRV 側踏板的安裝影片!collegehillshonda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隨著單車休閒運動的風行,在台灣掀起一股單車熱潮,而單車的運輸與安全,也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利用自用客車載運單車到定點旅遊,成為許多家庭的新選擇。

 

  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交通部對於汽車單車架也所規範,無論是活動式或固定性單車架,放在車頂、車尾的單車架,都需要符合交通部「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第十八條之「小型汽車置放架」的規範,請遊客務必確實遵守,以免受罰。

 

  至於單車架的選擇,消費者除了選擇優良合格廠商之外,單車架還要經過靜態強度測試,確認荷重能力是否符合標準,最好是通過測試的單車架上要貼有「合格標識」,消費者在購買車架時務必多加注意。

 

  不過也要提醒消費者,在安裝單車架之前,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包括要運送幾輛單車、單車架是否符合車款等等;此外,單車架與汽車之間的綑綁方式要符合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77條規定,也就是單車架裝在車尾長度不可超過50CM,單車架裝置於車頂不得超過車身寬的1.5倍,也就是指最高不得超過2.85M,請遊客一定要注意。(圖/交通部提供)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政院會已經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小型車後座乘客應依規定繫安全帶,違者處新台幣 1500元罰鍰。交通部今起先口頭勸導,20122月起正式取締後座成人未繫安全帶,孩童未繫安全帶2012年八月起開罰;一般道路罰汽車駕駛一千五百元,國道或快速道路罰三千到六千元。

 

許多先進國家對於強制駕駛人及乘客應依規定繫安全帶的措施,均先由規範小型車駕駛人及前座乘客開始,再擴展至其後座乘客,包括歐盟、美國、加拿大、澳洲、香港、日本、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諸多國家,均已立法強制小型車後座乘客也應繫安全帶。

 

MSN&SKYPE: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許多朋友詢問過有關汽車車頂行李架是否有需要到監理站變更行照呢!我都建議重點在於要將物品

固定綁好才是重點,而有的商品是外銷導向的產品,它們雖然是由ISO的工廠製造,卻因為是大部分以外銷為主所以並沒有於國內另做檢證工作!況且警察大人們更不會去一一的了解您的行李架有否變更登記

哦!您的物品固定與物品尺寸不要超過規範才是重點哦!

 

您如果再不放心的話!可以參考有檢證的進口商品,但是有一項缺點就是價格也點高哦!所以請消費者自行斟酌你的需求哦!

 

前些日子看到華視新聞報導,很多駕駛人上高速公路,沒有綁好貨物,就會出現像報導的危險的畫面,台中有一台藍色小貨車,車頂綁了一張摺疊桌,桌子竟然就從車上飛走,還有一輛貨運板車,因為繩索沒有綁好,在行經高速公路的時候,車上飛散三角錐、掃把和捆繩,差點讓後方的來車閃避不及,釀成車禍。

 

也可以參考車頂架橫桿的安裝與說明哦!

http://www.wretch.cc/blog/raygrateful/1069906

 

MSN&SKYPE: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所謂的單車架.攜車架指的是放在車頂或車後4+2加裝行李架.攜車單車架,一般人用來放腳踏車的置放架嗎?

 

如果是"固定式"的置放架就要到監理站去驗車辦理變更登記,置放架購買時要購買有經過車測中心 (ARTC)認證合格的產品,並要確認所購買的置放架所適用的車型,是否適合你的車型,通常車測中心 (ARTC)的認證證明書上會宣告,該置放架所適用之車型。

 

驗車時請準備車主的身分證,印章,行照,強制險保險卡,車測中心(ARTC)的認證證明書,購買時的發票(發票上要加註車牌號碼)就可以去驗車了,驗車的費用450元,要再換行照200元。

 

如果是"活動式"的置放架就不用去驗車變更,活動式的定義是在安裝置放架在車上時,不需使用任何的工具,徒手即可安裝完成。平常不使用或去驗車時需拆下來。

您有此類問題,我們可以交流一下!  手機: 0926-249-229

資訊來源:CHEN OF YAHOO KNOWLEDGE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想駕著愛車,載著自行車展開旅行的騎士越來越多,但是自行車該怎麼與愛車巧妙搭配,卻苦惱許多人。其實只要選購合格的攜車架,「4+2」的旅行就可以輕鬆上路!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車攜車架種類很多,大體而言可區分為「車頂式」、「後背式」、「拖曳式」3種,前兩種款式較為普及。

 

 

 ■車頂式 建議拆前輪

 車頂式車架是將車架裝在車頂上,為了讓自行車重心降低,通常會將自行車的前輪拆下後再置於車頂。若是身材不夠高大,建議經由旁人協助,才不會損傷車體。車頂式攜車架完全不影響車內空間與駕駛視野,十分適合長途旅行使用。但行駛市區涵洞、橋樑等有空間限制的路段,車主可要自行留意。

 ■後背式 可能影響視線

 後背式攜車架所對應的車種比較廣泛,安裝也最為方便,且完全不影響車內空間。不過,由於自行車的位子是在車輛後方,可能會影響駕駛人視線,且可能擋住尾燈或是車牌,影響後方的警示功能。

 自行車愛好者陳先生表示,加裝攜車架後,風阻增加讓高速油耗表現也得「調降評等」,每公升約少跑1公里。且加裝車頂式攜車架,時速超過70公里後的噪音會比較明顯。

 

 ■注意合格標章

 現在攜車架的買氣持續加溫,價位從2000元至2萬元的產品都有,視車架的材質與品牌而訂。汽車百貨麗車坊銷售顧問程志偉則提醒,選購攜車架前要先確認這項產品是否有合格標章,否則再怎麼拉風上路,還是有接到紅單的可能。

  資訊來源: ttp://tw.myblog.yahoo.com/t080502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內異味的來源很多,可能是蒸發器附著的異物腐爛/發霉、地毯/隔音棉泡水發霉、車內放置的有異味的東西(如鞋子...)、化學芳香劑、食物/飲料發霉或腐敗、內裝材料或接著劑散發異味,不同種類原本無異味的化學物混合以後,也可能會產生新的異味(如酸臭味、酸腐味...),甚至蒸發器溫度過低也會產生異味(有的原廠稱冷凍臭...)。另一種常見的狀況是蒸發器冷媒/冷凍油洩漏,冷媒的味道很淡,而冷凍油用久以後,聞起來的味道如化學藥劑怪味或酸臭味。




保持車內空氣清新的方法建議如下:

1.車內保持乾淨,也不要在車內吃東西,減少異味發散與吸附的機會,網路上常見車輛曬太陽/開車窗玻璃/開暖氣/開大風量送風的使用方式,就是排出車內各種異味/避免異味累積的方法之一。

2.不要常使用車外空氣循環模式(短時間開車窗玻璃小縫隙可達到換氣效果),避免從雨刷蓋板下吸入樹葉、羽毛等異物,這些東西有可能附著在蒸發器的鰭片上腐爛/發霉。內外空氣循環閥門未關緊或打開,昆蟲或小動物(老鼠...)會潛入車內活動,甚至死亡腐爛。

 

3.盡量不使用一般化學芳香劑,以避免芳香劑與其他物質合成產生異味,可以放曬乾的鳳梨皮/葡萄柚和柚子皮、咖啡渣等免費的除臭劑。某些汽車專用的除臭劑,短期的確也有一定功效,但長期使用的影響不明。

 

4.買備長炭之類的製品或安裝品質較好的空調濾網(活性碳、靜電濾網...)並且定期更換,會有一定功效。有些車種的空調濾網設計不良,需要手工強化空氣過濾效果,不然樹葉、羽毛等異物還是通過空調濾網,附著在蒸發器的鰭片上腐爛/發霉。

5.使用空氣清靜機(臭氧、殺菌光/光觸媒...)之類的產品分解中和車內各種異味,可以避免各種異味累積到一定程度,在特定的環境與操作條件下產生異味的問題,臭氧機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1).高濃度臭氧對人體有害,只能在車內無人的情況下使用,建議進入車內前1小時停止使用臭氧機,或是先打開車門通風一段時間再進入車內。

(2).臭氧分解中和異味的速度並不快,以Miller自己的使用經驗,空氣臭氣產生量達60mg/hr(工業用臭氧機空氣臭氣產生量高好幾倍)就足以消除煙味,但使用臭氧機的時間以數小時計,不過空氣臭氣產生量越高,對車內零件潛在的負面影響越大。

(3).車內使用臭氧機,請將玻璃窗關閉,臭氧分解中和異味的效果才會好。

 

6.定期使用有抑制細菌滋生與消除異味功效的蒸發器清潔劑,但是要依照各車款的設計,改變清洗的方式,另外要注意蒸發器清潔劑的成份是否會造成鼓風機馬達的碳刷/軸承異常的問題。

 

7.出風口最低溫度調校至適當的溫度範圍,溫度太低也可能會產生異味,這些都是避免車內產生異味的方法。

如果從排水孔噴入蒸發器清潔劑,通常是從蒸發器的下方與後方進入,但這些位置不是蒸發器進風面,通常不太髒,建議直接從鼓風機進風口噴入(風量開最大),這樣還能順便清洗鼓風機葉片與鼓風機、蒸發器塑膠外殼內部,藥劑也能直接附著在蒸發器最髒進風面上。如果先將鼓風機葉片拆下清除樹葉、灰塵,再噴蒸發器清潔劑效果更好。有些蒸發器清潔劑會造成鼓風機馬達軸承發出異音,甚至損壞,要慎選蒸發器清潔劑。

 

有些車款在蒸發器塑膠外殼進風面那一側,剛好有裝鼓風機電阻或空調濾芯,拆下就能直接將蒸發器進風面上的樹葉等異物清除,並將蒸發器清潔劑直接噴在蒸發器進風面鰭片上。

我是代理美國DW2的蒸發器清洗劑的經銷商,如果您有此類的問題!請留訊.交流.討論!

MSN: rmc5525    手機: 0926-249-229
資料來源:myblog.ctc035543582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季車內經常有令人不舒服的味道,不小心掉在車廂角落的水果、甜品腐爛發霉;灑落的飲料或漏雨而被淋濕的座椅、地毯等;尾廂內久置不用的鞋子、衣服等等,都會散發出難聞的異味。還有空調,只要一開,便有源源不斷的霉味衝出。如何去除這些異味呢?本期的「快樂養車一點通」將教您10招便宜又實用的去除車內異味的小竅門,趕緊試試吧!

 

1、檸檬:儘管市場上有形形色色的汽車香水賣,但李小姐卻看不上,對付車廂裡的異味她自有妙招。買兩個檸檬放在車裡,就這麼簡單。如果想要效果更迅速一些,就把檸檬切成片,放幾片在冷氣口,再開啟冷氣,不久就能使車內空氣清淨、芳香。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2、菠蘿:一天坐朋友的車,看見他車後座上放著一隻菠蘿,都有些蔫巴了。一個急剎車,它就會骨碌碌滾到地上去。朋友說菠蘿是用來改善車內空氣。「我是看到桑拿房裡放菠蘿能除異味兒,所以在車裡試著用了,沒想到效果很好。這只菠蘿才花了我兩塊錢,放了兩三天,它就把車上的異味『吸』光了。」其實,放菠蘿皮和菠蘿的效果差不多,向馬路邊賣菠蘿的叔叔大爺們討一些菠蘿皮,呵呵,可以不花錢的。要是他們不肯給你,掏點錢買個菠蘿吃,他們就會給你的了。這招高吧!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3、熱帶水果: 其實,除了菠蘿,還有很多其它熱帶水果都具備此特效。熱帶水果因其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環境,陽光充足,雨水充沛,香味特別重,果實中所含水分多,濃重的香味可長時間地散發,可作天然的「空氣清潔劑」。效果好,方法簡便,最適用於熱帶水果產地,不過在北方使用此法的成本就稍稍的高一些了。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4、橘子:車主姚先生的偏方是橘子。他說他曾經嘗試過好幾種水果去除車內異味,感覺放橘子效果最好。到底是不是這樣,您也試試,不過橘子倒是比菠蘿和檸檬便宜的。本人覺得,如果橘子可以的話,蘋果肯定也可以的。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5、燒過的蜂窩煤: 車主王先生的偏方更絕,他說:「我從不在車裡放香水,我有個絕招就是放蜂窩煤,但一定是燒過的,效果特別好,現在車裡的異味輕多了。」最好是用形狀完整的蜂窩煤,參照吸附性原理。不過現在城市裡幾乎沒人用蜂窩煤了,小城鎮或農村還可以見到。特別提示一下,此法還能除車載冰箱的異味。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6、醋: 徐先生最近買了新車,終於有了自己的愛車那叫一個高興啊,但新車裡的刺鼻氣味讓徐先生非常鬧心,真是應了那句歌詞「讓我歡喜讓我憂」。多開窗戶可以加快異味的散發,不過總不能人離開車子也開著窗戶吧。這不,聰明的徐先生自有簡單便捷的妙招,那就是醋。新車的異味往往是車內空氣有污染的信號,可能正在釋放甲 醛和苯這些有害物質。在您不用車的時候,打一小桶清水,再加一些醋,放在車裡,多試幾次,異味就逐漸消失了。原因就是:水可以吸附甲醛,醋可以起到穩定甲醛的作用。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7、洋蔥:洋蔥,那麼刺鼻子還能除異味?那是當然。記得在某電視台節目裡看過一個介紹:切幾片洋蔥,放在水盆裡,攪動一下,然後放置在新裝修的房間裡,可除異味。這個方法稍微變通一下,就可以用在車上。把整個洋蔥切成四瓣放在車裡,據馬女士介紹說非常有效。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8、香水座少用酸性: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大多數車主都喜歡檸檬味的香水座,而這類香水多數呈酸性,散發出來後聚集在空調蒸發器,就容易發霉變質,產生異味。這就是為什麼在有了異味後,再使用這些香水座,會適得其反,加深異味的原因。如果很喜歡香水的話,最好選用中性的、味道較淡的一類比較合適。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9、車內空氣淨化機:買一台車用空氣淨化機,例如:奧得奧集團的汽車氧吧系列,大約一百元到一千元之間,可以去除車內異味,讓駕駛人員呼吸清新空氣,保證頭腦清醒,反應敏捷。同時消除乘客攜帶的呼吸道傳染病菌,保證健康。不過價格與其他9種方法相比,要貴不少的。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10、減少異味產生源: 根本去除異味的最好也是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盡量減少異味的產生源。比如發霉的腳墊、座椅、衣物、煙灰缸的煙灰、煙頭等,這些雜物的味道混雜在車廂和蒸發器內,尤其是夏天,味道會變得更怪,更難忍受。所以要堅持清理車廂和後備廂,盡量不要把鞋,衣服,髒抹布等長期放在車內。雜物箱、煙灰缸等要經常清潔,車廂 內吸煙時要關閉空調打開車窗。盛夏如果將汽車停在太陽底下,車廂內的溫度將高達60攝氏度左右,所以食物、水果要及時帶走。  

便宜指數:★★★★★  

實用指數:★★★★★  

 

10個 小竅門你都學會了嗎?不過在這裡我還要提醒您一句,去除異味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做個勤勞的車主,趕緊去清洗空調和減少異味產生源。異味來源多是冷氣蒸發器在開冷氣使用關閉後會有水氣附著加上日久會沾上灰塵於是潮濕發霉鼓風機一吹異味就出來要定期約半年至一年將蒸發器及鼓風機清洗可消除汽車內的異味 不拆冷媒約1000元 拆冷媒約3000元預防方法.汽車熄火前約3-5分鐘關掉冷氣保持送風可避免蒸發器潮濕 另加裝濾網也有幫助.

 

如果車內還有異味,本文介 紹的這些小竅門就派上用場了。特別提醒一下,用水果去除異味要注意,當水果已經變乾萎縮了要勤於更換,尤其要小心別讓孩子吃掉哦。資訊來源:www.wretch.cc/blog/chouch34/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r Air-conditioning 汽車冷氣空調~~

No wonder more folks are dying from cancer than ever before. We wonder where this stuff comes from but here is an example that explains a lot of the cancer causing incidents. Hmmm. Many people are in their cars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and the last thing at night, 7 days a week.
怪不得比起從前,有越來越多鄉親死於癌症,在我們都還不清楚癌症是從哪兒來之際,有個實例顯示出許多癌症都是意外發生的。嗯,許多人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最後一件事都是待在汽車裡,一周7天。

Please do NOT turn on A/C as soon as you enter the car.
Open the windows after you enter your car and turn ON the AC after a couple of minutes.
進入車內不要馬上打開空調,先打開車窗通風幾分鐘,才打開空調。
Here's why:
以下是原因: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the car dashboard, sofa, air freshener emit Benzene, a Cancer causing toxin.

根據研究,汽車的儀表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苯”,產生毒素而致癌。

In addition to causing cancer, Benzene poisons your bones, causes anemia and reduces white blood cells.Prolonged exposure will cause Leukemia,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ancer.Can also cause miscarriage.

除了致癌之外,”苯“還會侵蝕我們的骨骼,造成貧血和降低白血球數量。長期曝露其中會導致白血病,大大增加罹癌的風險,也可能導致流產。
Acceptable Benzene level indoors is 50m g per sq.ft. A car parked indoors with windows closed will contain 400-800 mg of Benzene.
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平為50毫克。若停車在室內又窗戶緊閉,則產生400-800毫克的“苯”。
If parked outdoors under the sun at a temperature above 60 degrees F, the Benzene level goes up to 2000-4000 mg, 40 times the acceptable level.
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 60 ℉ ( 15.5 ℃ ),“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
People who get into the car, keeping windows closed will inevitably inhale, in quick succession, excessive amounts of the toxin.
人們只要進入車內而又車窗緊閉,將會無法避免快速連續地吸入過量的毒素。
Benzene is a toxin that affects your kidney and liver.. What's worse,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your body to expel this toxic stuff.
“苯”是那種會影響你的腎臟和肝臟的毒素,更糟糕的是,你的身體想把這種有毒物質排擠出去是極度困難的。
So friends, please open the windows and door of your car - give time for interior to air out -dispel the deadly stuff - before you enter.

所以朋友們,進入汽車之前,請把你車子的門窗打開,給點時間讓車內的空氣--致命的東西排出。
轉載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單車休閒運動的風行,在台灣掀起一股單車熱潮,而單車的運輸與安全,也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利用自用客車載運單車到定點旅遊,成為許多家庭的新選擇。

 

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交通部對於汽車單車架也所規範,無論是活動式或固定性單車架,放在車頂、車尾的單車架,都需要符合交通部「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第十八條之「小型汽車置放架」的規範,請遊客務必確實遵守,以免受罰。

 

至於單車架的選擇,消費者除了選擇優良合格廠商之外,單車架還要經過靜態強度測試,確認荷重能力是否符合標準,通過測試的單車架上要貼有「合格標識」,消費者在購買車架時務必多加注意。

 

不過也要提醒消費者,在安裝單車架之前,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包括要運送幾輛單車、單車架是否符合車款等等;此外,單車架與汽車之間的綑綁方式要符合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77條規定,也就是單車架裝在車尾長度不可超過50CM,單車架裝置於車頂不得超過車身寬的1.5倍,也就是指最高不得超過2.85M,請遊客一定要注意。(圖/交通部提供)

 

南投縣交通安全宣導:http://traffic-safety.travel-web.com.tw/

大南投旅遊網:http://nantou.travel-web.com.tw/

資訊來源:大台灣旅遊網TTNews

 

Sugar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